【腾讯云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,快速实现日志分析、应用搜索,首购低至4折

「刘安杀妻」,讲的是猎户刘安把妻子杀掉取肉出来,然后给刘皇叔吃的故事。

这个典故出自于《三国演义》,纯属虚构,而且史料也无记载刘备有过这种恶劣行为。

但刘备的军队,是发生过类似事例。

《三国志.先主传》就有记载,「备军在广陵,饥饿困败,吏士大小自相啖食。

当时刘备与袁术大军正在淮阴对峙,却被自己收留的吕布背叛,失去了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徐州根据地。

刘关张又成为了流浪汉。

由于缺乏粮食,刘备大军几乎被逼入穷途末路, 将士们都受不住了,开始互相捕食。

寥寥几笔,就勾勒出了众生惨状。

这样的事例在东汉时期并不罕见,而「人相食」一词,在二十四史出现的次数也非常频繁。

从《史记》一直翻到《明史》,比比皆是。

以《后汉书》为例——

光武时期有「三辅大饥,人相食,城廓皆空,白骨蔽野」;

桓帝永寿元年的「司隶、冀州饥人相食」 ;

还有灵帝时代的「时人饥,相渔食」。

尽管史料对每个朝代的「人相食」描述都只有寥寥几句,却掩盖不了时代的残酷真相。

「人相食」通常都有一个大前提,那就是「饥饿」。

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里,有文字记载的饥荒就超过4000起,可见老百姓吃饭的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。

这倒不是统治者们不想解决,毕竟 粮食是民心,也是军心,道理当然懂。

为了保障粮食安全,他们已经想尽了一切办法。

有的奖励耕织,减轻赋税;有的开创性土改,抑制土地兼并;有的为了满足战争需求,就把流民集中起来,大力发展屯田。

光生产当然是不够的,还要想办法储存起来,积谷防饥,所以还得建立集体粮仓。

在商周时期,朝廷就按层级划分,建立了一个个地方粮仓。

到秦汉时期,就有超大规模粮仓的出现,比如储存量超过十万石的咸阳仓,集中了从中原各地征调上来的粮食,必要时可以调拨四面八方。

粮仓的作用不仅是储存,还能调节粮食价格。

丰收时,国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大量买入粮食,避免谷贱伤农。

等粮食歉收时,再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抛售,抑制粮价,防止有囤货居奇的现象。

既然当权者们都用各种方式避免粮荒,可为什么还经常出现大面积的饥荒?

主要两个因素。

一般来说,饥荒的客观诱因不外乎寒、旱、涝等极端气候,或者是蝗虫灾害。

例如元代大德年间的大饥荒,起因是江浙各地频繁出现天灾。

要么是连续数月的洪涝灾害——「雨水频并,数月不止,河港盈溢」。

要么是水灾、旱灾、蝗灾同时并发,让两浙之地陷入一片水深火热。

由于两浙是重要产粮区,在天灾的影响下,导致粮食严重减产,很容易出现大饥荒。

饥荒的影响范围非常广,除了周边地区,甚至波及到元大都,也就是现在的北京。

当时的老百姓受灾情况有多惨烈?

文学家程钜夫是这么写的:「骨肉相食,饿莩满野,行数十里不闻人声」。

像正德、万历年间的饥荒,以及光绪「丁戊奇荒」等,诱因都是极端气候和虫害因素。

除了客观因素,还有官场腐败和战乱等人祸。

它们是扩大灾难影响的罪魁祸首。

有一位经济学家曾指出:「人们饥饿并不是现实中没有足够的食物,而是他们得不到而已。」

前面说的几个大饥荒,就是由于赈灾粮食被层层剥削,导致灾民得不到援助,让灾难一发不可收拾。

至于战争方面的因素。

纵观历史,在王朝末期或是战乱时代,往往都伴随着大饥荒,就像秤不离砣的两兄弟。

在这方面,崇祯帝很有发言权。

崇祯过得有多憋屈?

他在位十七年,有十年都是天灾不断,导致国力十分羸弱,同时还要面对李自成、张献忠和皇太极等人的内外夹击,苦不堪言。

当时几十万流民大军在全国到处乱窜,他们只搞破坏不搞生产,导致大量农田被抛弃。

由于常年天灾,剩下的在耕田也出现歉收现象,国内物价极为高昂:

稻米粟米每斗二两三钱,小麦一斗二两一钱,猪肉一斤一钱八分,红白萝卜一斤一分。

如果大家觉得不够直观,可以对比一下万历年间的粮价,当时一两白银可买到两石大米,一石等于十斗,也就是说,到崇祯时期的大米价格,足足上涨了40多倍。

这十几年来,百姓几乎没怎么吃过饱饭。

有良心的官员会开仓赈灾,向富商募捐粮食, 但更多 的人 囤货居奇 ,大肆哄抬物价,发国难财。

很多地方粮仓储存的大米都已经发霉了,可官员豪绅们就是不愿意拿出来救济灾民。

在饥荒大面积蔓延的情况下,老百姓是遇啥吃啥,当山上野菜野草都吃光了,就开始扒树皮。

所以一眼望去,群山一片光秃秃。

树皮吃光了,灾民们又挖观音土来充饥,哪怕知道吃了这玩意必死无疑,只是时间快慢而已。

有些人不想吃观音土,但树皮确实吃光了,怎么办?

以家人为食。

木皮石面食尽,父子夫妇相剖啖,十亡八九。

那一刻,伦理和道德都不重要了。

当然也有人会问,如果古代统治者励精图治,四周太平无事,风调雨顺的情况下,老百姓就一定能吃饱饭吗?

还真不一定。

一个是古代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太低了。

在农具落后、缺少肥料、水利灌溉不全面等因素的制约下,在古代种田只能靠天吃饭。

但大自然不可能一直温和下去,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和蝗虫灾害,又是可怕的歉收年。

强盛如贞观时期,李世民在执政头一年就遇到了蝗虫,差点摆烂,最后还得靠玄学才让大唐躲过一劫。

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提高粮食产量。

比如在兴建水利、推行农作物多熟制等方面多加把劲,粮食亩产量总是能上来的。

自战国到清朝,粮食亩产量从200多斤提到巅峰时期的360多斤,就能说明这一点。

但这,已经是小农经济能做到的极限产量了。

在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理论中,小农经济能容纳的人口是有上限的。

当新生王朝通过百年休养生息,重新把人口恢复起来时,慢慢就会面临人口的饱和问题。

如果统治者适时发展工商业,引进外来资源,又或者革新技术,让粮食产量实现质的飞跃,倒是可以释放一下人口压力。

问题是,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阶级利益,往往选择重农抑商。

这就造成了劳动力过剩,食物资源供给不上,一旦来个天灾人祸,就很容易大饥荒。

清朝人口的巅峰容量也只是4亿人而已。

这问题,一直到上世纪40年代都没得到解决。

加上抗日战争、苛捐杂税、极端气候等因素,最终导致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。

据不完全统计,这场大饥荒让3000万国民受灾,有约300万人死于饥饿、或衍生疾病。

面对灾情,国民政府减少了军粮征收数量,同时开仓赈灾,然而整个 政府内部完全 烂透,用来赈灾的3亿法币在重重盘剥下,已经所剩不多。

而老百姓对此已经习惯了。

当国民政府开设的粥棚里找不到一粒大米时,他们跑去山里挖野菜,啃树皮,吃观音土。

发展到最后又是「人相食」。

我国真正摆脱饥荒困扰的契机,还得从60年代说起。

和广大老百姓一样,袁隆平也历经了三年灾荒期, 这种饥寒交迫的滋味让他永 远难忘: 「你们年轻人不懂啊,肚子饿起来真的难受。 」

1960年,他开始研究杂交水稻。

然而当时的学术界都不看好杂交水稻,他们认为,既然连日本和美国都研究不来,这世界就没有谁能鼓捣出来。

在业界同行的不解和嘲笑中,袁隆平默默耕耘。

在熬过特殊十年,经历长年累月的培育实验后,他终于育成第一个可以普及应用的杂交水稻品种——南优2号。

经过大面积试种,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幅度超过20%。

非常惊人的成就。

如今,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,超级稻平均亩产达到破纪录的1251.5公斤。

全国水稻单季平均亩产也增加到470公斤,比上世纪50年代的亩产多了一倍不止。

杂交水稻的出现,让中国战略储备粮仓有了支柱,也是我国口粮自给率100%的底气所在, 真正做到了「口粮绝对安全」,老百姓要吃饱饭完全不是问题。

所以只要有杂交水稻的存在,国内大米价格就翻不了天,中国老百姓终于永远摆脱了吃人噩梦。

这一切可都来之不易,所以我写这段历史,仅为纪念和警醒。

【部分参考资料】

1、《中国灾害通史》

2、《后汉书》

3、《三国志》

4、中国粮食经济:《粮食文化 | 反思历史上的饥荒事件》

5、陈小平 :《中国古代粮仓史话》

6、杨敏 :《古代粮仓是怎么储粮的》

7、中国经贸导刊:《康雍乾时期国家对小农经济的保护与扶持》

8、陈启文:《追逐太阳的人: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》

9、刘宇杰:《告别饥荒——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》

10、樊树志:《崇祯传》

11、李文海:《中国近代十大灾荒》

12、红网:《459.07公斤/亩!湖南实现杂交制种大面积产量突破》

13、央广网:《亩产1251.5公斤!袁隆平“超级稻”又有新成绩了》

—— END ——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,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
Top